今天是全面降准实施日,预计释放6000亿元中长期资金。至于对股市作用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各管理层对股市的重视,都在为主板注册注顺利实施,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今天是主板注册制新股申购日,首批十只将在前三天完成申购。本周共发行十一家,比上周略有增加。有股评认为这是利空,我却认为是极大利好。因为除掉主板十只新股,仅一只新股申购。而主板十只新股,是特定条件下的中购,对市场冲击较小。反而会在各项政策利好刺激下,激发更多投资者参与。本早评早有预言,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破发率为零。也有股评认为,破发率在30%。持这种观点的人,大都是习惯看大盘指数炒股,勿略了"不能花钱买指数"的监管作用。
从周未消息面看,有4800亿“大利好"。国常会明确了重点分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有发改委要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及财政部表示,“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更有人民日报刊文称“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等,都在着力推动资本市场的普惠价值。先前单靠上证50等权重股带动的“指数牛",在不能花钱买指数"的监管下,早己化为历史尘埃。上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等相关概板块的掘起,己为未来热点方向做了定调。
当然,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要说服某位投资商为你企业投者,他需要你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还需要有点公关手段去游说。但股市不用这一套。你只要为其描绘出未来的想象空间,就会有人投资。比如,前期的“中字头”爆发,就是有"央企国企价值回归"的利好。等某些热门股达到一定高度,最后都是一地鸡毛。为什么?因为在资本市场是靠想象出来的空间,就象海市蜃楼,一旦消失便化为乌有。
股市中的任何一个题材,都是主力营造出来的。他可以利用资金优势,做出各种形态,为投资者制造想象空间。又制造一波又一波有规律的震荡,逢高卖出,又在某个低点通盘买进。让投资者感觉,任何时候卖出都是错误的。等投者都认为可捂股待涨或是进货时机,主力就开始真正出货了。这种现象在牛市末期最常见,也是多数投资者最容易被深套的时候。
不过,主力与主力,外资与内资操盘各有不同。外资大多是赚内资机构的钱,而内资最善于吃散户的肉。所以,内资总是在等外资抄底后再进场。因为他们知道,等外资获利离场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去割散户的肉。一物降一物,股市也是如此。
对于今天市场表现,主要还是要关注港股涨跌。上周五科技股暴发,主要受恒生科技指数上涨影响。虽然周未美股集体上涨,今天又有全面降准落地和周各项利好,但也要提防"见光死",内资操盘比较惨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