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透析平均线战法的完全攻略密笈
作者: 黄韦中
出版时间: 2018-11-02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图2-9 葛兰碧法则四的说明图之二
我们把图2-8中标示C之处和此图来做比较,不难发现一个道理,当股价刚刚跌破21MA之时所呈现的负乖离过大,反弹的程度都呈现不强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运用葛兰碧法则中的第四买点做买进时,在这一个位置买进的风险会相对比较高,利润也会比较少。
法则5:移动平均线在上扬后逐渐走平或下滑,而股价由上往下跌破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是卖出信号。
此为头部区的现象,亦为多头转空头的股价行为,是多头卖出信号。通常发生在平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走平,当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K线形态为“盘头”。
依据实战操作经验,股价刚刚从多头转换成空头的卖点,最好经过“盘头”后跌破均线,代表中期股价尝试“多转空”,此时为第一卖出点,但是必须持续观察移动平均线走平之后是否能随着股价下跌而于短期内下降,避免股价再度突破均线,万一跌破后将进行“反弹”。如果反弹走势成功转成回升,是转空失败,股价仍将恢复多头走势。
盘头的目的是为了让移动平均线走平,股价与均线间的距离减少,这样才容易做出多转空的行为,后续股价下跌过程中,也会因为“扣抵”到头部区的高价,使移动平均线变成向下走势,进而产生对股价的助跌作用。
经过盘头阶段之后正式跌破均线产生的下跌走势,可以视为波浪理论中的“初跌段”走势。
请看图2-10。华夏的股价在2003年的元月附近开始呈现盘整的走势,此时21MA的移动平均线也会因为盘整的走势而开始逐渐走平,在标示B的地方因为股价暂时没有创新高,而呈现止涨压回的情形,我们通常都先将B处定位为“疑似第二头”。
图2-10 葛兰碧法则五的说明图之一
接着股价在标示A的地方跌破21MA均线,且并没有出现反弹的意图后又跌破疑似头部的颈线,那么第二头就可以先假设已经完成,此时股价的下跌为盘头成立的初跌段,也是葛兰碧法则中的第五卖点。
请看图2-11。亚聚的股价在2002年8月附近开始进入震荡整理,股价逐渐向均线靠拢且均线也渐渐走平,当出现一个疑似“头肩顶”形态的走势之后,在标示A的位置以实体长黑掼破21MA,因为有头部的形态,因此这里不排除是初跌段的起点,这也是葛兰碧法则中的第五卖点。
图2-11 葛兰碧法则五的说明图之二
当出现标示A的这一笔棒线,当下定位为初跌段是正确的假设模式,后续要确认可以搭配扣抵法则(后面章节详述)来观察均线是否由向上转成向下,也就是支撑的力道转换成压力的力道来观察。
法则6:移动平均线持续下滑,股价虽一度涨到移动平均线上面,但很快又回复到移动平均线下面的时候,是卖出时机。
此为股价跌破平均线后,反弹测试平均线压力的惯性作用,K线形态又称为“反弹”、“逃命”、“假跌破”,是空头卖出信号。亦为空头起跌波之反弹测试。这种行为有时候也会出现卖出盲点,因为后续行为也有可能会在突破均线后无法立刻压回,造成已经向下的移动平均线再度转折向上,使压力作用消失。
实战经验中,股价由多转空趋势的初期跌破均线后再往往反弹测试头部,平均线正好由上升走平转为下跌,股价弹到均线附近或微幅突破后再压回,则为空头放空点,这种反弹的现象视为波浪理论中的调整波动或是B波反弹。
因此这里的卖出信号,宜尽速出场或是逢高做空,因为后续的走势若确认为下跌,那么跌势的幅度将会加大,速度会加快,亦即将出现主跌段的杀多走势,持多单者股价将腰斩甚至更低,放空者则空在主跌段的起跌点,可以赚取到波段利润。
实战操作者亦可以配合KD指标、W%R指标、MACD指标的“止涨”信号研判,观察主力是否故意“诱多”,制造假多头行情。
请看图2-12。亚聚该股在图2-11完成头部出现葛兰碧法则中的第五卖点之后,初升段走完出现反弹,这一个反弹会向21MA靠拢,我们从图形中可以发现反弹时正好撞到原始的头部颈线,虽然股价站上21MA,但是均线已经成为反压,故宜防假突破讯号,因为这里有机会形成葛兰碧法则中的第六卖点,因此必须特别注意K线细微的变化。
图2-12 葛兰碧法则六的说明图例之一
在标示A的地方撞到颈线后隔一笔黑K日落,这是一个逢压正常的表现,而标示B这一笔长黑比较严重,因为他同时跌破了长白线支撑、上升趋势线、21MA均线,因此是技术面上“一破三”的杀多行为暗示,股价后续极容易出现杀多走势。
请看图2-13。大洋这一档股票在创下24元的高点之后没有盘头就直接杀破21MA,这是属于另一种初跌段的模式,正常行为下会出现股价反弹测试均线压力,也会对均线做出假突破的行为,所以在标示C之后出现的反弹,很容易形成葛兰碧法则中的第六卖点。
图2-13 葛兰碧法则六的说明图之二
我们可以看见反弹是以两段式的标准模式进行,在标示A的地方出现突破21MA的行为,如果对葛兰碧法则认识不深,在标示A之后的长白线通常会被误认为多头进场点,买进后结果自然是套牢。而在标示B的地方出现跌破21MA的现象,则是正式宣告主跌段开始进行。
法则7:股价持续下滑,股价远离移动平均线之下以后股价突然上涨,但股价并没有突破下跌的移动平均线,当股价再度下跌的时候,可以加码放空。
此为测试压力的卖点,这种现象的重点是股价还未突破平均线时,股价立刻反转拉回,K线形态在空头市场的特性为“大跌小涨”,是加码放空时机。
实战经验中,股价进入主跌段后,往往出现两种短期多空研判失据的现象,其中之一即空头行情中的均线仍维持下跌,主跌段往往又分为数小波段,当股价与均线负乖离过大时,股价将有反弹的惯性,是为空头趋势中的反弹现象。当股价缓步反弹至均线附近,未突破均线后再度进入“缓步盘软”走势,仍为空头卖出点。
其次,若股价急涨至均线附近,但仍未突破均线,为空头趋势中特性之一的“缓跌急弹”现象。而在均线下整理数日后再度急杀,一般都容易出现后续的“杀多”行情。
这些走势的特点,会出现续长黑或是跳空的积极走势,亦即主跌段的特殊现象,走势的末段往往出现长红止跌。另外,这种走势在末升段的延长波,也会出现类似的走法。
请看图2-14。联电在2002年5月附近已经是在下跌走势的背景当中,21MA均线下降的角度较陡,通常暗示股价正处于主跌段中的走势,而且会有延伸波走势,这种位置极容易出现葛兰碧法则中的第七卖点,多单不宜介入。
图2-14 葛兰碧法则七的说明图之一
在图形中有两处明显的反弹,分别是标示A和标示B的地方。A处是以长黑止涨后,跌破了短期上升趋势线;B处则是长白线力竭后震荡,再以标示C的长黑先跌破长白线低点来做空头表态,然后以跌破上升趋势线为确认。
请看图2-15。楠梓电的股价在图中一路下跌,且当时21MA呈现明显的向下趋势,这种多杀多的模式,无疑是在下跌走势中某一个主跌段的行为,当负乖离过大时,股价依据惯性原理就会往均线反弹靠近。
图2-15 葛兰碧法则七的说明图之二
在标示A的地方股价触及下降中的21MA均线,并没有突破21MA,此时K线形态又呈现出对空有利的“镊顶”组合,我们就必须注意是否会出现葛兰碧法则中的第七卖点。当K线形态为确认之后,就可以采取融券放空,赚取主跌段中的“多杀多”的波段利润。
法则8: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之上,突然连续暴涨远离移动平均线的时候,由于正乖离过大随时有机会再次向移动平均线拉回,是卖出的信号。
此为多头走势中的回档行情,又称为“正乖离过大”,属于空头的卖出信号,但是并非积极卖点,只是抢短空利润或是避免短线价差损失,保守者可以采取观望态度。
在均线呈现明显向右上方移动时,且股价连续上涨通常呈现“轧空”走势,因此股价远离平均线时,因为均线惯性的牵引作用,股价极可能再趋向平均线靠近。因此K线形态连续出现长红K线急涨后,将会出现回档的机会,故为卖出时机。
葛兰碧认为这一个法则有技术上认定的困难点,我们可以利用乖离率(BIAS指标)或信道指标解决这一个盲点。实战经验里,平均线为上升走势时,趋势认定上为多头行情。股价突然急涨,与平均线产生正乖离过大,股价又突然反转向下,仅是回档走势,在浪潮中,大多为主升段中次级小浪的修正走势,对于实战经验并不熟悉的投资人,并不建议去介入这样的空点,避免对于股价波动认知不足,将回档的空头卖出误认成下跌行情的空头卖点,进而导致后续被轧空。
请看图2-16。佳录的股价在2002年3月开始起涨,拉出连续跳空的“投机行情”,这种走势容易在结束之后压低出货,并出现跌回起涨点附近的走势,也很容易出现超过一般正常乖离过大的情形。这种走势只要一出现乖离过大伴随长黑暴量,往往是相对满足点,也就是标示A的地方,此处亦为葛兰碧法则中的第八卖点。
图2-16 葛兰碧法则八的说明图之一
请看图2-17。中环股价在2004年3月附近,在标示A的位置呈现正乖离过大的走势,并且出现“十字转机线”,暗示股价有机会进入转折,后续出现连续几笔等低点,为“镊底”组合,收盘价也对多头不利。因此当跌破“镊底”低点时,就宣告股价将会回测均线支撑。
图2-17 葛兰碧法则八的说明图之二
接着股价再从均线下拉高到均线之上,并在标示B的地方出现正乖离过大的走势,而标示B的K线形态组合为“乌云罩顶”,对空头有利。接着隔一笔是对空有利的“镊底”,再形成“阴子母”,所以当出现日落黑K棒线时就可以判定这里是葛兰碧法则中的第八卖点。